东营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看开局之年的东营项目建设成绩单 [复制链接]

1#

尽管气温走低,但东营重大项目建设的热度依然持续升温。

一年一度的全市重点项目观摩,让大家比出了压力、找到了差距、坚定了信心、增添了动力。无论是身处日新月异的产业园区,还是在塔吊林立的工地,或是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都能聆听到这座城市砥砺奋进的时代跫音。

“十四五”开局之年,东营项目建设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在*河口落地生根,为新时代东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重大项目数量多个头大推进快

重大项目,印证实力,承载希望。

——东珩国纤高性能氧化铝纤维项目,达产后可生产连续纤维吨/年、短纤维0吨/年,有效填补国内空白,是国内首家、全球第三家能够生产高性能氧化铝纤维的企业。

——东营港4×10万吨级油品化工泊位项目,总投资18亿元,建成后大型轮船可以从国际商港直达东营港,各类液化品直供终端客户企业,每年节省直接装卸成本5亿元左右。

——利华益集团高端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园二期项目,将构建起聚碳酸酯、高性能ABS树脂等多条全产业链,打造国内最完整、最先进、最具竞争力的有机化工新材料基地。

……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近年来,市委、市*府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一切盯着项目看、围绕项目转、扭住项目干,一系列惠及当下、着眼未来的重大项目拔地而起,托举起东营人民迈向美好生活的美丽梦想。

年已接近尾声。回眸凝望,东营交出了一张闪亮的项目建设成绩单:

项目数量多。今年确定省市县重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分别比去年增加91个、亿元;争取专项债券.3亿元,实施专项债项目个。

项目个头大。今年实施的重点项目中,过百亿元项目13个,比去年多了5个;过50亿元的项目18个,是去年的近2倍;过20亿元的项目50个,是去年的近3倍。

建设推进快。截至11月底,77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投资完成率.5%;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投资完成率.7%。

一个个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高的重大项目加速发力,为东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增强项目建设的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

驱车行驶在东营区滨河北路,一路风景、一路醉人,人行慢道达到45公里,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大美湿地和生态自然。6月30日,庐山路南延工程正式通车,标志着庐山路实现全线贯通。这条南北向交通要道的打通,将有力激活区域经济发展。

类似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撑起东营城市发展的美好明天。不仅如此,“生态优先、创新优先、基础设施优先”三个优先,已成为我市重点项目三大鲜明特色。

在中科院*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盐碱地设施蔬菜种植技术愈发成熟,在千分之九的盐碱地上种植的西红柿维生素C、蛋白质等营养指标含量是普通西红柿的1至2倍,亩产达到1万斤,经济效益提高了40%。

“这是管柱自动化处理系统。系统主要由二层台机械手、钻台面机械手、电动大钳及控制系统组成。”汉德公司董事长助理刘汶蓁说,该系统产业化后,操作人员只需要坐在司钻房内即可进行各种钻具动作,极大程度保障了作业安全。据悉,投资3亿元建设的汉德海洋钻井自动化项目,主要生产石油钻机电控系统、变频器等设备,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利税3亿元。

这几年,市委、市*府正确处理“借力”与“发力”的关系,在对接融入国家战略中加快项目建设,在加快项目建设中对接融入国家战略,实现了凝聚合力、精准发力。

当前,*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国家规划纲要体现了大量东营元素,“十四五”时期这些元素将加快落地,赋予了东营美好的发展前景。深入推动*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后,市委、市*府迅速行动,成立了由市委、市*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组建工作专班,聘请国家宏观院成立编写组,与国家、省同步启动编制《*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

区域发展是系统工程,每一项工作都有着很强的关联性、耦合性,需要凝聚各方合力。近年来,市委、市*府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立足实际科学谋划东营发展,聚力推进“四项重点工作”“九个三年行动计划”“九大改革攻坚”,把项目建设贯穿其中,打出了一套项目攻坚“组合拳”,蹚出了一条现代化湿地城市改革发展的追梦路。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建设

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启恒新材料的隔壁就是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得益于管道运输便利,每年节省运输成本近万元。去年以来,该开发区围绕芳烃、乙烯、丙烯、碳四四大产业链条超前布局“链长制”,有力推动产业差异竞争、协同发展。

无独有偶。稀土汽车催化全产业链项目,集中布局9个上下游项目,将形成汽车催化产业链闭环,可实现年产值亿元。艾蒙特新材料高性能树脂项目,围绕化工产业延链补链项目,将有效解决“卡脖子”材料依赖进口问题。安诺其高档差别化分散染料及配套项目,集中打造从中间体到成品染料的完整产业链……

近年来,我市立足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逐产业研究发展方向和集群发展规划,推动6大产业15条产业链全面建立“链长制”。各县区、市属开发区围绕产业链图谱,支持本地龙头企业新上项目,大力引进国内行业领*企业,延伸拉长补齐产业链条,增强了发展动力和后劲。

数字赋能,产业升级。

广饶县兴达钢帘线通过智能化设备升级改造,生产效率将提高12%,能耗利用率提高3.2%,生产成本降低10%,高端产品比例由30%提高到45%。

与之类似,“复兴号”动车组牵引电机用电磁线,70%由东营兆源机电科技公司供应。这家“隐形冠*”企业,产品覆盖轨道交通、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市场。“公司致力于研发创新,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兆源机电科技公司董事长巴玉国说。

窥一域而知全局。各县区、市属开发区坚持以数字化引领、赋能产业,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有力带动了产业优化升级。

抓住项目是硬道理,抓成项目是真本事。

在新形势下,服务力就是竞争力。放眼全国,*务服务在城市比拼、区域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近日,数字*务发展年会在北京举行,市行*审批服务局被评选为“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单位”“*务服务改革创新单位”,并作主题演讲。今年以来,我市着力打造“东好办——在东营好办成”*务服务品牌,深化*务改革、再造办事流程、创新服务举措,让“可办、快办、易办、好办”成为东营*务服务的特色和名片。

为推进项目建设,我市加强项目全周期调度推进,常态化落实“3+N”“1+N”等制度,在市级层面形成了“项目有事、一周上会”快速解决问题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问题近个。举行全市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跟进实施“百日攻坚”,集中要素资源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在此次观摩的项目中,不少项目体现了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区域融合等特点,特别是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增添了一些新亮点,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一批教育、医疗、居住等重点领域民生项目加快推进,为增进群众福祉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时代不等人,我们不能、也不会犹豫等待。

就让我们向着项目建设的高地,前进,前进!(东营日报记者王俊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