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区发挥产业布局和资源优势,利用东营被整建制列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的政策优势,在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将以“培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拖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合理布局、择优发展,逐步建立起适应垦利特色的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体系。
一是提升农业园区建设水平。立足特色、发挥优势,加强精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精选投资规模较大、档次水平较高、具有现代农业综合体特征的现代农业园区,围绕“种养加、吃住行、游购娱、教研颐”拓展园区功能,集聚各级扶持政策集中打造10家东营市一流、省内外有影响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开展国家、省、市、区四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创,梯次推进综合性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到年,建成10个以上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以上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达到80家以上,农业园区化率达到75%。
二是壮大产业链领军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万得福、一邦水稻、海跃等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带动能力。将农业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列入全区重点招商引资任务目标,围绕全区水稻、莲藕、海参、大闸蟹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资本雄厚、技术先进、产品市场份额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农业加工企业,延伸目前的产业链条,引领我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
三是培育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发展。建设垦利区现代农业加工产业聚集区,打造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制品加工、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海洋渔业智能装备制造、冷链仓储物流及交易中心等六大产业板块。加快推进一邦特色农产品“智慧工厂”建设、恒盛黄河口大闸蟹标准化基地等项目建设,通过强化政策宣传引导、编制工厂化农业项目库、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实施一批工厂化农业新项目,培育一批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培育科技主导型、出口主导型和资源主导型物流企业,提升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做大做强农产品物流配送,积极构建高效、便捷、快速的现代营销网络和现代物流体系。力争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产值稳步增加,产加销农业龙头企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到2:1,重点引进建设4个以上高标准智能化种养殖工厂和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预计可分别提高到15%、20%和25%。
四是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加强园区排灌设施、道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园区道路畅通、排灌方便、用电便捷,着力改善和提升园区生产条件和防灾减灾能力。另一方面加快改善农业设施装备。对新建或正在扩建发展的农业园区,采用设施化种养模式,逐步提高设施农业在高效农业中的比重,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大力推广喷滴灌、温湿调控、先进农机具等设施的应用,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现代化水平。
五是强化科技保障。一方面,把园区作为农业科技的“孵化器”。引导和鼓励农业科研院所、高校等通过合作共建、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另一方面,把园区作为农业科技的“转化区”。鼓励园区通过多种途径,引进应用农业新品种,示范推广立体种养、间作套种、资源循环、生态循环等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模式,使各项农业科技在园区内得到最大程度的转化。发挥园区生产相对集中、技术普及相对较快、生产管理相对规范等优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持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和农资执法力度,把园区打造成标准化生产的先行区和样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