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智慧警局实现群众随时来、自助办、不打烊;“雪亮工程”筑牢治安防控“篱笆”,打通公共安全最后一公里;“智慧城管”推进城市管理迈向精细化、智能化,让城市更美好……如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市民切身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方便、舒适和快捷。
近年来,我县紧扣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围绕“优政、惠民、兴业、强基”四大目标,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科学规划、持续发力,打造了智慧环保、智慧城管、智慧安监等多个系统,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去年10月份,我县成功入选年山东省创建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智慧政务”打造高效服务
在乐安公园东南角,我县首个可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的“智慧警局”已经启用,打破了传统工作时间限制,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刷居民身份证+刷脸认证,或输入身份证号码+刷脸认证进入“智慧警局”,高科技感扑面而来,宣传大屏、Ai人工交互智能终端和自助终端设备依次排开,摆放整齐。这些设备看起来不起眼,但功能十分强大,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涵盖了群众最关心、涉及人员最广泛的户政、出入境、车驾管等四大类高频公安窗口业务,主要包括居民身份证补办换领、临时身份证明打印、交通违法处理等多项业务。
24小时智慧警局的上线运行让警务服务更具智慧、更有温度,这也是我县打造“智慧政务”的一个缩影。为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县市民服务中心配备自助智能审批服务设备,实行自然人独资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业务的“智能审批”模式。与传统人工审核相比,智能审批实现“机器换人”,通过数据“跑路”,调取数据库信息自动对企业名称、经营范围以及人员身份信息等进行核对,并即时将企业信息推送至公安、税务、人社、医保、住房公积金等主管部门,减少申请人信息填报的次数,实现从材料生成、材料流转、材料签署到归档管理全程无纸化操作,将企业开办最短时限压缩至10分钟内办结,真正实现了全程无人工干预的“智能审批”。
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在落实“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采集”、“一套材料”、“即时办结”等重点工作上,坚持体制创新与“互联网+”融合促进原则,通过一系列“放管服”组合拳,实现了从传统“大厅集中办理”到“线上不见面办理”再到“无人审批智能办理”、从“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到“自助办、智慧办、即时办”的跨越,带来了审批服务的便捷化、智能化。
“智慧养老”守护老人安康
血压、血糖、心率等健康数据实时上传;执业医师提供在线服务,只需打开电视机就可以与专业医生面对面互动交流,为患者远程问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还可预约家庭保洁、理发、助浴等养老服务和康复服务……足不出户,老年人就能享受在家看病、送药上门、慢病指导等医养健康服务,这一切都得益于广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社区智慧医养结合信息管理平台。
走进广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楼智慧平台办公室,智慧医养结合信息平台LED显示大屏上,正在实时监测签约老人的基本身体状况。“比如测血压之后,能及时上传到医养结合平台,医生就能够通过平台接诊,随时为居民提供服务。家庭医生入户随访的时候,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实时和院里的平台互动,和院里的坐诊医生联系,给居民提供急诊治疗。”广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中医师崔秋季说道。
通过智慧医养结合信息管理平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辖区签约的有居家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签约服务项目。同时,广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两个居家服务二级团队,成员由医生、护士、康复医师、心理咨询师、护工等组成,为家庭医生做后盾,为有需求的签约老年人提供各项签约服务。而老年人则通过电视这一终端,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和医生联系,享受到问诊、看病、送药上门、陪诊服务等,解决老年人在家看病不便的问题。
据悉,智慧医养结合信息平台实现了以平台服务网站及智能救助终端、远程健康医疗设备、物联网为纽带,针对老年人群提供包括“健康教育、疾病诊疗、康复护理、视频问诊、实时监测、安宁疗护、紧急救助、养老服务”在内的服务项目,构建“安全、便捷、周到”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平台和社区基础服务队伍、服务设施相结合,保证服务中心能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实实在在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智慧环保”实现全程监管
在广饶县康达环保水务有限公司污染源自动监控站内,氨氮、总磷、总氮、酸碱度等各个环保数据信息均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当出现超标的时候,智慧环保平台会第一时间以短信的形式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调整工艺参数,确保达标排放。”广饶县康达环保水务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黄昱兴介绍道。
污水自动监测是我县“智慧环保”的组成部分。当前,信息化已成为驱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先导力量,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成为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智慧环保”项目的建设也就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我县超前谋划、高点定位,启动了广饶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项目,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投资多万元打造独具广饶特色的“一中心、两网络、三平台、四应用”的智慧环保监管体系,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监管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据了解,广饶县智慧环保平台基础建设硬件设施以水气声环境质量监控能力建设为主,基本实现了监测网格全覆盖。可以实时获取生态环境、污染源数据,当发现企业点源超标和区域环境质量异常时,平台自动发送预警短信,相关责任人及时反馈处置情况,逐步建立起了“以物联数据为基础,以监管网格为底图,以指挥中心为依托,以决策分析为动力”的智慧环保创新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数据和信息的监控分析,我县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将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同步到东营市环境监测平台,实现集成共享。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加强大数据关联分析与应用,排污单位自行上传监测结果,实现全县余个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监测点数据信息与住建、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共享,打破“信息孤岛”,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谭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