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营市海河小学的最炫民族风 [复制链接]

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崔立慧郝文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默默耕耘的人,他的田里终将收获累累硕果。赞誉伴随着荣誉一同飞向东营市海河小学,这一切,顺理成章。

成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已经一年多,这个国家级奖项带给海河小学的不光是一种肯定,也激励着学校在更高标准上自我要求。如今,民族团结教育已经成为海河小学一个新的品牌。他们的创新实践经验远播四方,青岛、威海、德州、泰安、潍坊、滨州、淄博市以及东营各县区统战、民宗部门及学校代表纷纷到学校参观取经。

今年,那个在背后默默耕耘的人,又一次尝到了收获的喜悦。校长方月森被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今天的成绩,没有辜负四年前的一份嘱托

“年的一天,市教育局和民宗局来到学校,说现在国家倡导民族团结教育六进,希望先找一家学校作为试点,就直接找到了我。”为什么海河小学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面对记者的提问,校长方月森直言不讳。

“但当时教育局领导也说得很明白,这项工作市里没有哪个单位系统开展过,所以具体怎么做,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摸索。能做到什么程度,领导也没有说,怕给我造成负担,但我知道他们其实是对我寄予厚望的。“四年前的一番谈话,方月森至今仍记得清楚。

年1月17日,国家民委下发的表彰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决定的文件送到了方月森手上。看着名单上东营市海河小学的名字,方月森胸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幸福。这一次,全省共有四家单位入选,而学校单位只有他们一家。

“当时往省里提交材料的时候,人家说,‘我们也只是报上去,能不能评上真不好说’,让我别期望太高。”说一点也不报希望那是假的,方月森自认已经把他能做的工作做到了最好,内心深处还是藏着某种小小的希望,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肯定。

融入日常教学,民族团结教育有了源头活水

年12月,东营市海河小学被确定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经过周密的讨论和设计,将活动主题确定为“传承民族文化经典,浸润多彩幸福童年”,并以“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宣传标语,积极营造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的氛围。

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学校,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方月森坦陈一开始工作思路确实有些凌乱,方向并不明确。但其实,师资优良、基础好、办学底蕴深厚,手上握着这些底牌,方月森心里也是有底气的。“如果我们这样的学校都搞不好这项工作,我不敢说还有谁能做的更好,我想当初教育局找到我们做这个事,应该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吧。”

如果创建工作独立于教学活动之外,无异于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在满足各项硬性指标的情况下,如何把创建工作与日常教学融合,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方月森着重思考的问题。

“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课堂是学习的平台,课程是落实的载体。”在方月森的倡导下,东营市海河小学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要求,设置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严格落实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时间安排,每年保证10—12学时,充分发挥课堂在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教学、育人全过程。

民族团结教育进了课堂,但是没有教材,方月森就组织教师自己编写校本教材。如今,每逢有教育同行来海河小学参观学习,这套校本教材一直是让人爱不释手的礼物。

学校还通过各个学科的学习,浸润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内容,强化民族常识教育。比如,音乐课教唱一首民族团结歌曲,美术课创作一幅民族团结的书画、民族剪纸创作,体育课练一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语文课写一篇民族团结作文等。另外,在每周的校园广播和升旗仪式上,都有民族团结教育的版块。

欣赏美、体验美,民族文化教育也是一场美育

剪纸作为海河小学的一校一品特色,早已有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方月森建议师生们结合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把剪纸题材向更深层次延伸。他们在剪纸作品中,增添了民族服饰系列、民族图腾系列、民族风光系列、民族建筑系列等内容,学生们在剪刀的引领下探索各民族的文化特征,进一步丰盈民族文化知识。

在校园广场的亭廊立柱上,有56个民族的简介,立体展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场景。在学校教学楼三楼,南北方向的25米走廊、东西方向的8米走廊也成为一处少数民族知识集中展示的区域。在这里,既有少数民族服饰、图腾、乐器、节日以及景观,还有各民族分布地图和饮食文化等内容。这面文化墙的设计,也经历了几易其稿。

“美的东西对孩子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我们在展示民族风情的时候,着重展示各民族最具美感的景观、民居、服饰、图腾等。这不仅是民族团结教育,更是一种美的教育。”

在海河小学,民族团结教育,除了有内容可以看,还有丰富的活动可以参与,可以体验。系上藏族的哈达,戴上苗族的银饰,端起蒙古族的酒器,这民族文化才算从书本上、从文字里走了出来。

每年定期举办的“育民族气节,修现代气质”体育节、艺术节,安排民族歌曲、民族舞蹈、民族器乐、民族服饰走秀等民族特色文艺节目,举办大型团体操以及竹竿舞表演、传统体育项目比赛、百米长卷绘画展示等活动。

年,借助学校艺术节的平台,海河小学组织学生开展了民族文化衫、文化帽的设计制作。在最后的展示环节,学生们身着自己设计的民族风体恤,头戴材质各异的民族特色帽子,搞了一场大秀。

今年9月2日,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启动仪式上,海河小学学生表演的竹竿舞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为了筹备这次的表演,学生们暑假里就开始训练。“起初有一百多个孩子报名,后来我们根据表演需要筛选了六十多个孩子。暑假里正是最热的时候,孩子们热情高涨地参与训练,家长们也这么配合,说实话我有点感动。“方月森说。

在锲而不舍的追求与真抓实干的实践下,海河小学取得了与付出相匹配的荣耀。学校在年8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检活动中成绩突出,被命名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年12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年10月荣获东营市首届优秀教育改革创新案例,年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年方月森被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采访结束,送记者下楼,初冬时节天黑得早,体育馆隐隐传出乐队排练的声音。另一边,操场上,女子足球队的队员们重复练习着传接配合。“放学以后直到六点,是孩子们的训练时间。”讲完这句,方月森再没有说话,在愈发浓郁起来的夜色中站定,望着不远处透出的亮光,面色平静而满足。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