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崔立慧
6月21日,在*河三角洲人才工作推介会内容之一——“双碳”目标东营实践研讨暨人才与技术交流洽谈会上,山东省*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东营市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臧民杰推介了相关人才需求。
东营因油而生、因油而兴,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工业大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极具代表性。近年来,东营市围绕“双碳”目标,着力构建具有东营特色和持续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低碳发展需要广泛的技术支持、人才支撑。围绕“双碳”工作,东营市主要需要以下三类人才。
推动低碳转型发展人才。东营市石化、石油装备、橡胶轮胎、有色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等6大产业15条产业链全面推行“链长制”,围绕产业链精准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需要大量低碳转型、绿色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的关键人才。
创造新兴低碳产业发展人才。东营在抓好现有特色产业发展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环保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传统能源高效利用产业等。东营市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及其装备制造业等方面,发展潜力巨大,需要一大批创新型高端人才。东营市打造新兴现代能源基地,大力发展耐盐植物特色产业链。东营市拥有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院等高等院校,高端石化、稀土催化等5个国家级研发机构,还有东营职业学院、技师学院等一批地方大学科研院所,东营市是国家创新型城市之一。这些人才平台都需要持续凝聚大批人才。
“双碳”目标技术实施和管理人才,又细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工业固碳技术人才。东营市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有着独特优势。全力支持中石化胜利油田CCUS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推进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全链条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打造中国最大的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人才参与进来。第二类,生态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人才。*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天然林、湿地、沿海滩涂、海洋以及各类自然保护地都是极好的天然碳库。东营市正全力打造*河流域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城市,积极开展碳储量评估、碳汇核算、碳汇交易等探索实践。第三类,碳资产管理人才,碳金融、碳交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