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紧密对接国家、山东省发展战略、石油石化行业和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高点定位、特色发展、开放办学”的办学思路,聚焦师资队伍、学科专业、产教融合、产业需求、开放办学和就业创业等六个方面,构建“需求导向、融通内外、强化应用、突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出众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师资队伍扩量提质,共筑人才聚集高地
一是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采取聘任一线专家、双聘、与企业联合引进等多种柔性引才方式打造了一支行业企业经验丰富的“应用型”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黄河三角洲产业领军人才1人、黄河三角洲学者4人;专职企业导师7人,具有行业企业工作或实践经历的教师占比49%,兼职教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20人。年累计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73名,引进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高校双聘教授4名,与石大胜华联合招聘博士(石大胜华学者)1人,当年就实现了博士数量翻番。二是构建应用型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鼓励教师“进企业”挂职,着力打造与企业紧密联结的成果转化应用师资团队。现拥有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团队1支,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1支,初步构建了油气开发工艺与装备、化工本质安全与控制技术、绿色制造与智能控制工程等8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团队。三是用活政策优势,强化人才保障。借助地方政府人才引进政策优势,从人才公寓、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方面配套支持政策,妥善解决了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目前,我校已有人享受到市区两级人才补贴政策。按照人才引进类别,学校配套相应的科研启动金和安家费,全力支持人才起步。今年预计发放资金超过万元。
二、聚焦学科专业分类建设,构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布局
一是专业结构向“需求端”转化,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初显。聚焦山东省十强产业、东营产业集群和石油石化行业发展,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为龙头,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年招生专业27个,工科专业占比63%,石化、制造产业相关专业占比48%,新工科专业占比26%。二是优化学科存量。对接区域“5+2+2”现代产业体系,按照“优化增量、消减存量”的方式,增设区域产业需求迫切的化工安全工程等8个四新专业,停办社会需求度低的10个专业,打造了石油工程类等7大类优势特色应用型专业群。三是分层实施高水平学科建设“攀登计划”。在现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省级特色专业基础上,按照“重点建设-培育学科-扶持储备”三个层次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争取重点学科接近省内一流水平,能源化工、绿色化工类专业群内优势专业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三、聚焦产教融合,打造政校企多元参与的办学模式
一是构建了校企多元参与、多主体合作的办学机制,与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石大胜华等多家区域龙头企业共建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与海科化工、万华化学、中软国际等企业合作创设海科新源班、万华班、中软班等订单班,打造了校企协同育人新平台。二是利用胜利油田实习实训优势,构建了“校内外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成虚实结合的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及各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实训场所个,与家企业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三是构建“1+N”现代产业学院育人体系。依托碳中和联合研究院引领龙头企业发展,建设了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整合校内资源构建以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为核心,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为多翼的“1+N”现代产业学院体系,加快双碳领域人才培养,探索打造产业链上下游贯通、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产出一批优秀教学成果。目前,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首批学生已顺利进驻,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今年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四、聚焦产业需求,着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一是聚焦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结合学科方向,搭建了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科研平台体系。建有国家级平台—重质油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省级平台—省高校碳中和绿色能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市级平台5个。二是强化考核作用,推动高转化科研成果产出。近三年,在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余项以及余项油田企业委托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5项以及其他省部级奖励20余项;成果应用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超过0万元。三是强化国家级平台引领示范。依托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建设,争取东营市基础建设经费1亿元,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年均投入自主研发课题经费万元以上,实现研究成果高质量转化。
五、聚焦开放办学,推动办学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强化校地共育。东营市出台了《关于支持山东石油化工学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给予学校全方位支持;近两年,东营市先后投入4.2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校区维修改造;山东省教育厅和东营市人民政府拟于近期签署《关于深化共建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合作备忘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与东营市共建“绿色低碳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区”,积极布局双碳人才培养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碳交易中心,打造国家级“碳谷”,构建“一谷四心”的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新格局。二是强化校企共赢。精准对接地方产业企业发展需求,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与东营齐润化工、海科集团、垦利石化、利华益等30多家地方龙头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在科技信息共享、技术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形成了油地校企深度融合、共赢发展良好局面;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办学,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金额约1.2亿元,其中东营齐润化工单笔向基金会捐赠万元。三是强化校际共谋。与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目前,首批选拔的37名交换生将于下学年到山东科技大学学习。牵头成立油气绿色开发及CCUS协同创新中心、黄河流域绿色双碳行动高校创新联盟等协同中心建设,整合沿黄九省高校资源,推动在“双碳”领域持续创新。
六、聚焦就业创业,着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一是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推动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最大程度克服疫情对就业的不利影响。累计走访家企业,组织线上招聘会58场,线下招聘会6场。近三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在92%以上,22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1.1%,留鲁就业率在83.4%。二是强化重点帮扶。建立了“一档、二抚、三推、四荐”的就业帮扶体系,建立特殊群体毕业生个人档案,及时跟踪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动态,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三是校地互动畅通渠道,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坚持竞赛与教学、竞赛与科研、竞赛与“双创”、竞赛与产学合作的有机融通,注重引导创新“作品”变“产品”。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累计立项项,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项,在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项,获得“创青春”国赛银奖成绩,“互联网+”省赛金奖,在“互联网+”“挑战杯”系列竞赛中获奖19项。学生深造率提升,共有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人考取中国科学院、“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
(来源: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