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营万里黄河从这里入海 [复制链接]

1#

乘船从滨州出发一路向东,

本期节目,

我们来到山东省东营市。

难得一见的“黄蓝交汇”

乘船行驶在辽阔的渤海之上,

远处海面上出现了一条清晰的分界线。

这里的海水形成了蓝、黄两种颜色,

而且泾渭分明,

让海面变成了巨大的调色板。

如此壮观、难得一见的景象,

便是东营所处海岸线的独有景观。

是黄河河口呈现出的壮丽色彩之美。

在这里,

浑黄的黄河水和蔚蓝的海水

汇在一起,

形成这样一个漂亮的分界线,

向着远方绵延数十公里。

想知道神奇的“黄蓝交汇”的分界线

为何如此清晰?

黄色河水与蓝色海水中间的过渡带

是怎样形成的?

记得在节目中寻找答案!

黄河奔流五千多公里,

就在这里汇入渤海,

形成一片又一片三角洲。

东营市一多半的土地,

都是最近多年间

黄河泥沙沉积所形成的。

想知道黄河三角洲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一个小小的西兰花,

作为模型就能解答困惑!

如此形象生动的描述,

一定要锁定今天的节目!

探访“鸟类国际机场”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成立于年,

位于黄河入海口以及黄河故道两侧。

这里虽然看起来荒芜贫瘠、缺乏生机,

但却是很多大型涉禽喜欢栖息的地方,

相当数量的“鸟类大熊猫”

——东方白鹳

选择在这里繁殖。

而另一边,

这里却是波光粼粼、

水草丰茂的沼泽湿地。

黄河三角洲区域因为自然原因,

植被大量减少,

湿地慢慢退化成荒芜的滩涂,

鸟类的栖息地也逐年缩小。

保护区从20年前开始修筑堤坝,

引人黄河水,

进行湿地恢复。

科学持续地生态保护,

让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成为了“鸟类国际机场”.

候鸟种类

从湿地恢复区初建时期的种

增长到现在的种。

已有超过万只鸟儿,

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园。

保护生态科研先行

我们随中国科学院的谢宝华研究员

以及他的学生们一起前往滩涂。

在黄河三角洲保护区,

入侵物种互花米草

让这片绿色之中暗藏着危机。

根系非常发达

且具有超强繁殖能力的互花米草,

在地下织起了一张立体的致密大网,

独占着水分和土壤,

让底栖动物失去了生存空间,

俗称“绿色沙漠”。

想知道中科院的老师与同学们是

如何进行科学治理的?

节目中一探究竟!

除了互花米草,

黄河三角洲还有更多看不见的挑战,

本期节目,

让我们一同了解

科研人员的实验规划与成果,

夕阳下听学生们讲述他们眼中的科研工作。

向默默奉献的科研人员们致敬!

《远方的家》系列节目《行走海岸线》第37集

《河海相会处黄蓝交响曲》预告片

万里黄河从这里入海,黄蓝交汇,蔚为壮观;

大河造陆,沧海桑田;

东方白鹳养儿育女,夫妻协作、含辛茹苦;

湿地恢复,

让候鸟的“国际机场”晋升为鸟类家园。(记住乡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