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张力雯东营报道
6月8日,东营市召开全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东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东营市统计局局长宋保辉介绍了全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基本情况、主要数据等,以及东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据了解,此次的人口普查工作通过各级各部门精心组织、通力合作,共有1.1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参与,广大普查对象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目前,东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圆满完成了普查准备、登记复查和数据处理等主要工作。通过普查,获得了丰富翔实的人口统计数据,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胜利油田驻地,人口流动性强,与历次普查相比,此次普查情况更为复杂。普查期间,东营市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普查机构;层层制定了普查工作规划和进度图;开展了普查综合试点和专项试点;制作备齐了普查所需物资;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进行了跨级业务培训;完成了1.25万普查小区划分、42万个建筑物标绘;开展了户口整顿工作;完成了摸底和入户登记;组织了部门行政记录比对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坚持实事求是、质量第一,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做到了“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错项”,打赢了人口普查攻坚战。
据悉,此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分别为全市人口情况、地区人口情况、人口性别构成情况、人口年龄构成情况、人口受教育情况、流动人口情况。
全市常住人口万人,两个区县人口超50万。根据数据,东营市7个区县中,人口超过50万人的区县有2个,在30万人至50万人之间的区县有1个,在20万人至30万人之间的区县有2个,在10万人至20万人之间的区县有1个,少于10万人的区县有1个。其中,人口居前三位的区县合计人口.33万人,占全市人口比重为66.25%。与年相比,东营区、广饶县的人口总量在全市依然排在前面,利津县、河口区人口总量被垦利区超过,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增量最大,人口位列全市第三。
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全市人口中,男性人口为人,占50.40%;女性人口为人,占49.6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2下降为.62,全市人口性别结构持续改善。全市人口中,0-14岁人口为人,占17.35%;15-59岁人口为人,占62.27%;60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20.3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15.51%。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增加1.78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6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增加5.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增加6.6个百分点。表明东营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人口素质持续提高。在受教育程度方面,东营市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全市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人,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人,文盲率由4.89%下降为3.06%,下降1.83个百分点。山东16地市中,每10万人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超过2万人的有济南、青岛和东营3市。表明东营市人口素质持续提高,人才强市战略卓有成效。
流动人口规模大幅增加。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人,占71.4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人,占28.55%。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人,乡村人口减少人,城镇人口比重增加11.43个百分点。十年来,东营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新型城镇化成效显著。
在流动人口方面,东营市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人,流动人口为人。流动人口中,从外省流入人口人,省内其他市流入人口人。从东营市流出至外省人,流出至省内其他市人口人。说明随着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流动人口规模大幅增加。
此外,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采集公民身份号码,首次采用电子化方式采集数据并实时直接上报,首次利用部门行政记录对普查数据进行精细化比对复查,动员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实施了更加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获取了更加精准的数据结果。从普查结果看,这次普查全面查清了东营市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真实反映了10年来东营市人口的迁移流动状况。
下一步,东营市第七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将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加强对普查数据的整理、分析,认真充分挖掘普查数据价值,发挥普查数据作用,为促进全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提供强有力的人口数据支撑。
本文来源:大众网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