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东营6月27日电(顾玉雪)渤海湾畔,黄河尾闾,盛夏的阳光照耀着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山东东营。曾经的盐碱荒滩,如今正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机遇,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加快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和千亿级石油装备及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揽九曲黄河、迎四海宾朋。
今天的东营,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投资兴业正当其时。
牢记“国之大者”,志合不以江海之远。近日,由山东省国资委和东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央企省企东营行”成功举办,近百名央企省企代表为了同一片热土而来,共商服务黄河国家战略大计,齐奏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厚植新经济沃土:高质量发展焕生机
位于东营市龙跃湖景区的胜利油田莱示范区,是企业家们考察之行的第一站,也是CCUS项目大显身手之地。
CCUS是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绝活”之一——二氧化碳补给、利用与封存技术。这些技术的核心是,将捕集之后的二氧化碳注入油层,这样既可提高采油率,又能实现二氧化碳“入地为宝”。
作为实现化石能源“碳中和”的“兜底技术”,这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谁领先掌握CCUS全链条工程技术,谁就赢得了产业的未来。
在莱示范区,可以看到我国首座撬装移动式二氧化碳注入设备。据工作人员介绍,注入系统采用全密闭注入方式,内置高压气液分离装置,可将注入过程中汽化的二氧化碳回收至储罐中,实现了注入过程中的净零排放。自去年10月正式投产运行以来,已注入封存二氧化碳近万吨。
胜利油田的“碳中和”设想正在加速成为现实——以CCUS为抓手,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实现油气产品全生命周期“碳中和”,消纳用户潜在的碳排放,吸纳区域碳排放,争做“碳达峰”“碳中和”的引领者。
从激情燃烧的战天斗地,到与时俱进的科技创新,见证了石油工业转型跨越发展。
“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以来,我们牢记殷切嘱托、扛起央企使命,创新探索一条油气能源与新能源并举、降碳与碳利用并重、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行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牛栓文说,近年来,胜利油田与东营市坚持一盘棋、一家人、一条心,共建清洁美丽的黄河三角洲。
厚望如山,奋楫争先。
“在汽车催化系统中,铂、钯、铑贵金属的成本占到70%,但我国铂、钯、铑贵金属又比较稀缺,95%依赖进口,特别是我国国六标准实施后,国际铂、钯、铑贵金属价格短时间内暴涨6倍。”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副院长赵伟说。
如何用科技的力量解决新材料行业应用中的“卡脖子”问题?
“面对原材料的制约,研究院和潍柴动力联合攻关,通过对稀土材料的不断创新,实现了铂、钯、铑贵金属使用减量以及回收和循环利用,有效破解了我国铂、钯、铑贵金属资源短缺的困局。”赵伟介绍,国内唯一的稀土催化领域国家级研发机构年8月落户东营后,协助潍柴动力实现天然气发动机后处理催化剂贵金属减量70%,年节约采购成本30亿元。
长期以来,尾气处理催化剂行业一直被国外企业占据垄断地位,但如此“高大上”的产品,如今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出园区就可完成。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器的生产过程中,涂覆阶段用到的稀土催化材料、涂覆技术等便是由稀土催化材料产业链的龙头——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研发的重要成果;作为载体的蜂窝陶瓷,则产自该区功能陶瓷材料产业链上的“链主”企业——山东国瓷功能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在如今的东营,产业链之间不仅纵向延伸,链与链之间也产生了“化学反应”,相关联产业链横向联合、抱团发展,崛起了“葡萄串”经济。
科研与产业联姻:开启地企合作新篇章
6月22日,山东黄河生态发展集团、黄河盐生植物研究院在东营揭牌成立——这是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应时之举,也意味着科研与产业联姻互补的有效实践。
“去年,我们成立了土地集团东营公司,今天完成了山东黄河生态发展集团的揭牌。我们把两个公司一体化运作,把东营作为主阵地、主战场,共同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为助推东营高质量发展贡献山东土地力量。”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展宝卫说。
围绕黄河国家战略布局,六大产业板块呼之跃出: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修复和治理为代表的黄河生态;以种子工程和盐生植物精准选育为代表的黄河科创;以粮食安全、盐碱地综合利用、适盐性作物产业化推广、新生土地开发利用为代表的黄河粮仓;以风能、光能、水能、生物质能等绿色低碳能源开发为代表的黄河绿能;以特色生态风光、多彩文化打造黄河流域文化长廊为代表的黄河文旅;以开展投融资和资本运作为代表的黄河资本。
目前,黄河集团已储备项目34个,其中黄河生态类项目21个、黄河科创类项目3个、黄河粮仓类项目5个、股权合作和股权投资类项目5个。正在实施推进的项目13个,总投资13.2亿元。
“到‘十四五’末,公司资产规模力争达到50亿元、营业收入实现30亿元,建成全国盐生植物品种选育种植的头部企业、全国一流的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龙头企业。”山东土地集团副总经理叶建军说。
落户省黄三角农高区双创中心的山东黄河盐生植物研究院,由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与省黄三角农高区共建共享。
“我们将以东营市和省黄三角农高区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广泛借助中科院、农科院的力量,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将黄河盐生植物研究院持续做大做强,为东营市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黄河国家战略的落实落地提供科研平台支撑,构筑黄河流域的科研高地,助力种子工程和国家粮食安全。”叶建军说。
东营,这座昔日的“山东北大荒”,在此次活动期间,各县区、市属开发区、黄三角农高区和有关企业与中央企业、省属企业、知名高校和民营企业共签署合作项目53个,计划投资额约亿元,涉及新能源、基础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制造、金融、航空、新材料、海洋经济等20多个行业领域。
放眼今天,东营市的城市体量、发展层次早已今非昔比,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了资源型城市的华丽转身。
“东营市牢记总书记嘱托,用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主动把握新阶段招商引资的新特点,系统谋划新时期合作共赢的新规划,近期,东营市委、市政府已陆续与山东省能源集团、恒丰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企业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推动了企业和地方的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东营市委书记杨国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