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降水过程的结束,酷暑渐远,秋意渐浓,从6月份开始的汛期也步入尾声。这是一个多雨的汛期,这也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汛期。从郑州单日史上最大降水,到台风“烟花”迷之踪迹,这个汛期给人们留下了太多深刻的记忆。每年的汛期,都是对城市防汛能力的一次大考。防洪排涝标准低、洪涝工程建设滞后、排水能力不足、应急处置薄弱……由于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一些问题,许多城市一到汛期就“提心吊胆”,压力巨大,部分城市甚至是“逢雨必淹”。面对今年的汛期大考,各个城市表现各有优劣,成绩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城市的“分数”特别抢眼,这就是山东东营市。为啥“抢眼”?根据东营市气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到9月12日,今年汛期东营累计降水达到.8毫米,比去年同期多6.8%,比常年同期多26.1%。降水远超往年,城市却没有开启“看海模式”,这不但让其他城市居民羡慕,就连东营市民自己也不敢相信。要知道,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东营地处平原地带,地势平缓、坡降比小,水体流动性差,汛期极易造成城市内涝。前几年,东营也曾因强降雨造成的严重内涝而登上“热搜”,饱受市民“吐槽”。特别是年“温比亚”台风期间,东营降雨持续近24小时,中心城区最大降雨站点总降雨量达到.20毫米。在强降雨天气影响下,有的路段积水漫过道路中间防护栏,有的小区楼房一楼进水,有的小区居民出行只能靠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