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铺就的“四好”农村路。
冬日的清晨,阳光暖暖的斜洒在了菜农李运动满载“武王红”西红柿的小货车上,顶层菜筐里偶尔露出来的几个饱满西红柿,格外红艳诱人。李运动一脚油门,小货车开上新修的整洁宽敞的武王路,往东营市区奔去。
“自打给村里修好了这武王路,俺们村民出行可是方便了很多。没修新路以前,俺们村里往外送农产品只能靠电动三轮子,一天运不了几趟,颠簸导致的耗损还很高。现在小货车可以直接开到大棚门口,再不用担心西红柿送不出去的问题了!”11月20日,说起村路的变化,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武王村2组村民李运动幸福感满满。
武王村外,平坦整洁的乡村道路向远处延展,道路两旁是一片片规划整齐的良田和西红柿种植大棚,依托这条新路,新鲜摘下的西红柿“武王红”,不到2小时就能出现在东营区市民的菜篮子里。
眼下这条武王路,全长1.3公里,直通东营城区主干道庐山路,是武王村村民进棚劳作的必经路,也是连接农村和市区的“黄金路”。但在过去它却是村民眼中的“麻烦路”。“以前这就是条泥巴路,雨天一腿泥,晴天一身灰,下地进棚非常不方便,更别提种好的果子往外送了!”村民张长青说。
“这样的情况在今年得到了彻底解决,新路好走了,游客也来了,现在周末市里很多人都愿意带着孩子来采摘西红柿,村民们种植的‘武王红’西红柿有了更好的销路,收入也跟着提高了!”武王村驻村第一书记王任达介绍。
东营区“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进一步打通了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让农产品出村、消费品进村,更加畅快便捷;快递“坐上”开往各个村子的专车,被送到村民手中,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了网购的便利。全区城乡公交线路21条,乡村线路公交站点处,日运行班次个,全区行政村通公交车率%,在全市率先实施农村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村民们享受到了“抬腿就上公交”的便利。东营区史口镇油郭村党支部书记崔晓红说:“新路修到了家门口,眼下村民们赶集、走亲戚方便多了,就连村民家的小轿车也明显看着多了。”
农村公路既是城乡联系的纽带,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今年来,东营区高效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积极推动农村公路向进村入户倾斜,列支专项资金1.3亿元,累计修建30.02公里,改善农村公路60公里。完工后,全区乡道将达到.公里,三级以上公路比例63.2%,比上年提高2.8%。逐步实现了从乡间小路到“畅、洁、安、美、优”产业大道的华丽升级。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唐峰通讯员王国亮赵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