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力量,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东营市以高质量
TUhjnbcbe - 2025/4/29 21:28:00

年,是东营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勇担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使命,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这一年,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筑牢黄河三角洲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加快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扎实推动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在服务“国之大者”中充分彰显东营担当……

在东营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进程上,东营人民的力量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朝着党旗指引的方向,奋发有为。

高擎党旗奋勇争先。这一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东营推动新时代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筑牢思想之魂

走廊上,有低声交流学习体会的身影;教室中,有热烈研讨发言的情景……今年以来,从领导班子组织生活会、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到各级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已经成为常态。

信仰的旗帜高高飘扬,思想的光芒熠熠生辉。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全市各级党组织立即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持续兴起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知之愈深、信之愈笃、行之愈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当下,全市各级各部门正在深入开展学习研讨,把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开展学习培训的首要任务,与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起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入脑入心、学深悟透。东营市正在精心组织策划各类宣传宣讲,创新形式载体,推动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确保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通过持续不断的政治引领和思想“浸润”,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进一步坚定,政治觉悟进一步提高,全市上下在对标对表中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行动有了“魂”,执行有了“纲”,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与日俱增,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

打造党建品牌,构筑坚强堡垒

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有一条长长的芳烃产业链条。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以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为链主企业,联合石化、威联化学、海科瑞林、亚通石化、天弘化学、富海包装为“链”上企业,依托芳烃产业链,组建芳烃生产链党委。在芳烃产业链企业中,党委广泛推广联合石化党总支“党旗下的微创新”项目,“链”上党员职工累计为企业提出创新改善提案项,实施项,直接经济效益约1.42亿元。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个引领基层发展更快更稳的“红色引擎”,东营市坚持把力量向一线下沉、资源向基层倾斜,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在发展一线持续彰显。

今年以来,东营市先后成立“行动支部”个,动员组织9.7万名党员“十带头”进网格、战疫情、当先锋。招聘、选派“两新”专职党务工作者50名、“红领书记”名,实现园区、商圈、楼宇等重点区域全覆盖。成立快递、外卖、直播电商、道路危化品运输4个行业党委,推动全市处党群服务阵地向新就业群体开放,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

在农村,东营坚持把党旗插在乡村振兴最前线,聚焦村“两委”班子建设、软弱涣散村整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重点任务,持续用劲发力。东营市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头雁领航”工程,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试点推行村“两委”成员分工备案管理,分级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全面激发“头雁”干事动力。开展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狠抓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开展村改社区基层党建和治理难题集中攻坚。开展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深化党建引领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开展沉睡资源唤醒行动,全市88%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在城市,东营市以系统思维培育具有东营辨识度的“党建引领幸福家园”品牌,出台《关于深化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建设幸福家园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区、街道三级贯通的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统一领导体制,率先组建市县两级实体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的幸福家园建设工作格局。东营市实施社区党建“根系”行动,城市小区全部成立党支部,配齐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庭户长“四长”队伍,让党的工作进楼入户。同时,东营市加快推进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新建和改造提升各级党群服务阵地处,全面推行全龄、全科、全时服务,打造成为群众可依赖的“家”。

突出正向激励,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东营市大力倡树“创新实干、事争一流”鲜明导向,坚持以实干论实绩、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今年以来,东营市优化综合考核体系,加大干部培养锻炼力度,开展党员干部专业化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实施年轻干部一线优培计划,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争先率先;对正向贡献大的在干部使用、职级晋升上进行倾斜,让敢干者有“舞台”,让能干者有“平台”,让实干者有“擂台”,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为推动新时代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全市年轻干部一线优培计划启动实施以来,首批77名年轻干部迅速到岗到位、融入一线工作。各牵头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培训锻炼,严格管理要求,激励干部在一线砥砺品质、增强本领,创新实干、事争一流。”市委组织部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说,40名项目一线干部全部进驻企业任项目专员,认真学习,快速融入,积极服务企业项目建设,取得初步成效;5名年轻干部充实到市项目建设攻坚工作专班,负责总体调度,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切实发挥牵头作用。

——多维度多方式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研究制定《关于建立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推动政治素质考察由“形式化、走过场”变得“具体化、可评判”。

——系统化多层次构建年轻干部培养历练工作体系,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年轻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政治理论水平提升、法治规矩意识培养、为民服务能力锻造、干部健康成长护航4个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年轻干部政治能力。

——精心重构全市综合考核体系,围绕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安居富民4个方面,细化为可量化、可比较的项具体目标任务,确保总书记要求在东营落地生根。

为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东营市突出正向激励,严格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积极倡树“创新实干、事争一流”的鲜明导向,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组织开展大竞赛大比武,营造了加压奋进、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要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让创新实干、事争一流成为东营干部的鲜明底色。要扛牢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打造“人才高地”,提供坚强保障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今年以来,东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主动融入全省“2+N”人才集聚雁阵格局,创新突破“四链融合”,人才工作实现全面起势,黄河三角洲正在成为特色人才集聚高地。

求贤若渴的东营,对高端人才实施“引领型”平台建设计划,推出“一产业一平台、一平台一院士”,不断扩大院士专家“朋友圈”,先后推进与30余名院士创新合作。在新能源、石化等七大产业18个产业链条,东营市坚持“一链一策”精准开展人才招引,打造最强人才链,引领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对引进的院士等顶尖人才给予最高2亿元综合资助,以最优政策、最优平台、最优机制,为人才创新赋能。强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和校地联合育人,吸纳院士团队和相关高校资源参与本土人才培养开发,推动人才链与教育链有机衔接,精准培育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优秀人才。

在探索建设人才发展友好型城市过程中,东营市实施“才聚东营”十大赋能行动,努力叫响“黄河入海·才聚东营”人才工作品牌。东营市重磅推出“人才新政40条”,配套出台实施细则,构建“1+N”人才政策体系;开展人才新政“五进”行动,年内兑现各类人才政策资金3亿多元;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拓展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事项,全面解决好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成立山东黄河三角洲人才发展集团,运营建设黄河三角洲未来数字智谷,着力打造数字经济产才融合示范区。

良好的人才环境,必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目光”。东营市创新实施“百千万”青年人才集聚计划、科技创新青年人才专项集聚计划,新引进首次来东营大学生突破2.5万人,较去年增长约25%。经南风窗、智联招聘等机构评价发布,东营市位列中国城市引力强第38位、全省第3位,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强第49位、全省第4位。(郑代玉)

来源:东营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力量,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东营市以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