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薛梅东营报道
“西二路查获多辆没有通行证的渣土车,请立即出警!”
“收到!”
警情就是命令。东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一中队的指导员王鑫在收到警情后,立刻带领2名辅警前往现场,追究驾驶员和车辆所有人的责任,并联系其运输企业、施工企业和建筑单位进行追责。
像这样大小的警情,王鑫所在的中队每天要接50起左右。除此之外,中队还要处理交通违法、事故、酒驾醉驾、通行证的办理、交规安全的宣传、危化品企业和驾校的日常安检、路段的安全排查巡逻和交通秩序的管理等。
用王鑫的话来说,一年下来,警情无数,24小时连轴转的时候也常有。
“警察就得一手拿胡萝卜,一手拿大棒”
警察作为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是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秩序而设置的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因此,在对付违法犯罪分子的时候,就要敢于亮剑执法权威。
在交通管理过程中,最危险也最繁琐的环节要数酒驾醉驾的判罚,因为它对于细节精准度的要求非常高,对证据的把握也必须准确,这不仅会影响被处罚人的一生还会影响其整个家庭,一旦出现纰漏和疏忽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甚至是不可逆的后果。王鑫所在的一中队每周都要查酒驾3-4次,每次出动都是1-2个民警携6-7个辅警随机选路段,布下锥桶和设备进行检查。虽说随着人们意识的提升,酒驾行为日益减少,但却总是还有少数人抱着侥幸心理知法犯法、故意而为。
“20ml-80ml属于酒驾,大于80ml则属于醉驾”王鑫脱口而出,一中队每周都能查处酒、醉驾1-2起,虽然大部分被查的驾驶员都比较配合,但是也有少数极端抗法的分子,拒不开车窗、不配合吹气抽血、暴力反抗影响正常执法等等,针对这种情况,警察就要举起手里的大棒,破窗、泼辣椒水、强行制服抽血、押回警局……
王鑫说,“面对违法行为,警察就得是刀把子,必须硬起来,不仅要在气势上战胜对方,更要用法律来压服对方。”
然而,当面对前来寻求帮助的群众时,王鑫的脸上却自然地流露出和蔼和温柔。
在违法处理窗口、车管所业务大厅随处可见态度热情、笑容可掬的人民警察,周到的服务、耐心的讲解,让人倍感温暖、如沐春风。
“累吗?”“累!但累的值”
年4月,王鑫还是个20岁的毛头小伙,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进入了现在的单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从此一干就是25年。
家住在东四路,上班却在西三路,几乎横跨整个东西城,每天上下班要往返几十公里,中队早晨7点10分点名,王鑫必须要在6点15以前准时出门,否则遇到堵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就会耽误工作。在早年还没有私家车的年代,他每天骑一辆28大梁的自行车,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在王鑫的印象里,自己好像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
一中队管辖的范围东起西一路、西到西四路(含),南起南二路、北至北二路,这个范围几乎是西城最繁华、最热闹的地带,人口密集、车水马龙,但也最容易出现问题。
“记得那是年的夏天,我值班,从早上8点接班到第二天早上8点交班,整整24个小时,警情一个接一个,我一天一夜没合眼,实在饿得不行了就路边买个包子匆匆吃上两口。”王鑫回忆说,那是让他印象最深的一次值班,去车祸现场画图、照相、医院确认伤者情况、医院抽血、认定责任、追踪逃逸……自己就像一只飞速旋转的陀螺,感觉无法停下来。
每隔4天,王鑫就会值一次这样24小时的班,只要值班室的警铃一响,王鑫就会感觉自己像一根上紧后的发条,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一日三餐,是大家最休闲惬意的时间段,却也是勤务中队最繁忙的时间段,王鑫的三餐几乎从来都没有按时吃过,有时忙起来警情一个接一个,跑现场的途中想起来就去随便买口吃的,想不起来就干脆不吃了,“干我们这一行,肠胃好像都不大行”王鑫苦笑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鑫越来越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的真正意义,现在已经荣升一中队指导员的他,会给每辆警车都配上水和饼干,到了饭点还会提醒正在出任务的同事,一定不能饿着肚子。
25年的一线工作经历,跟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帮助和关怀的人不计其数,“每当我身穿警服走在大街上,大家投来的目光里,有尊重有敬畏也有亲切,我都会感觉无比自豪,感觉人生值了!”
“我为你骄傲!”
王鑫有一个17岁的女儿,在东营市一中读高二,学习成绩优秀,是爸爸妈妈口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说起女儿,王鑫眼窝里涌上满满的柔情,“我感觉我亏欠她太多了”。
年,全国公安系统组织大练兵,整个东营地区一共派出20个代表参加,王鑫就是其中之一。从7月开始,王鑫随代表团到淄博参加封闭培训,9月进京,10月参加汇报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检阅。
王鑫的女儿出生在9月,出生的时候王鑫正在操场训练。等到10月底,王鑫捧着热乎乎的荣誉回家的时候,女儿已经快满月了,而媳妇也因为生产感染,住院一月此时刚刚出院,一家人抱在一起,眼泪也终于再也忍不住了。
这次大练兵,王鑫被山东省公安厅授予个人三等功,并荣获“全国交警大练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虽说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王鑫由于工作繁忙参与甚少,但是女儿受自己的影响却非常大,甚至于立志要考政法类大学。王鑫当年去北京学习的时候,发了一个公文包,上面印着“中国政法大学”六个大字,被女儿如获至宝地拿在手里,现在每天上学都要提着这个包。
“女儿是我最大的骄傲”,王鑫说。
但是不知不觉中,自己什么时候成为女儿的榜样和骄傲的?王鑫也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