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炼化行业发生了诸多变化,即有响水化工厂爆炸事故、美国对伊朗和委内瑞拉制裁导致世界原油供应不确定性加剧、5月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等突发及重大*治经济事件,也有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破70%大关、新建大型项目迎来密集投产期、炼油产能过剩、化工产能不足等产业基本格局的改变。
在目前我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只有寻求产品多元化,大力开拓化工领域,提前布局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曾经“油品炼化看山东,山东还得看地炼。”在山东,地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行业的晴雨表。今天小编就带您详细了解东营两化行业的现状及其对炼化产业的未来规划之路!
东营是石油城,炼化产业是重要支柱。年,东营市炼化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利税亿元、利润40亿元。全市21家炼化企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万吨/年,占全省的34.4%、全国的8.8%,16家地方炼化企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万吨,产业规模比我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中的任何一个都大。
东营市炼化企业一览表
图表来源:昆仑咨询
炼油企业块头大,但能耗高、附加值低。从全国来看,一方面国内成品油市场过剩,另一方面,部分基础化工材料短缺,去年对二甲苯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就高达59%。东营市整合资源和环境容量,向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延伸,将几家地方炼化企业整合在一起,共同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不新增炼油产能的前提下,策划上马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又以对二甲苯项目为依托,东营还将加快企业深度整合步伐,由资源整合升级为产能整合,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重点发展新型聚酯和改性树脂等新材料项目,打造千亿级化工产业园区。
围绕“大块头”形成产业集群,是东营的又一特点。中国商飞东营基地和北航航空导航与飞行校验测试基地的建设,带动了航空航天相关产业的集聚发展。东营不光要成为试飞基地,还要打造空港经济中心,以中国商飞为龙头,推动当地新材料、橡胶轮胎、汽车零部件企业与其开展相关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工作,向航空零部件及配套产业转型升级。在这一思路下,美国米德芯材、航空模具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
原油保障方面
近年来,东营市16家炼化企业通过淘汰落后炼油产能获取到进口原油使用资质,获准年使用指标万吨。中国化工控股的华星集团、正和集团年可获得集团公司调拨原油万吨左右,石化总厂年可获得胜利油田原油万吨,中海化工东营石化去年投产,年可获得中海油原油供应万吨。同时,东营市与中石化签有合作协议,“十三五”期间提供万吨以上的原油供应。目前,油地双方正在积极推进石化总厂改制,《合资合作意向书》在中石化总部完成部门会签,中石化发展计划部就改制后税基合规性正在征求财*部意见。
多年来,东营市与中海油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海油参股了东营市的中海油东营石化公司,在东营港建设了原油上岸工程、原油码头、原油成品油库区等配套设施,今年2月26日,市*府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开发渤海区域垦利油田框架协议》,约定共同出资以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合作开发垦利油田群,将合作的领域拓展到了油气开采业。中海油渤海管理局在距离东营市不足30公里的海域内发现了千亿级大气田,是渤海湾盆地50年来最大的油气田发现,同时,该区块属凝析油气田(含凝析油量50%),是国家能源局重点推进项目。在推动双方合作方面,一方面,东营市积极为中海油开发渤海湾油气资源、在东营港建设生产生活保障基地提供全力支持;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凝析气田资源在东营港开发区上岸,为东营市提供气代煤原料的同时,可利用凝析油生产乙烯,破解东营市烯烃资源短缺的难题。目前,市*府和中海油均已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进双方战略合作。
成品油销售网络建设
以富海集团、海科集团为代表的部分地炼企业正在加快布局成品油销售终端。富海集团创建的“富海联锁”品牌,已拥有自营加油站70家,加盟站余家,并配有全套的自营物流运输体系,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配送服务。同时,公司配备专业的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定期随机选取客户进行产品质量回访,真正了解客户实际需求,以期达到客户满意度%的目标。海科集团创建的“小海豚”品牌一经推出,便以高度体验式服务、卓越的运营模式、稳定的高品质油品供应、智能化管理系统、灵活的合作模式吸引了行业内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