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通职称评审通道打
TUhjnbcbe - 2021/2/14 22:47:00
北京最好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站在改革创新的最前沿,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先后打造了“汇智学者”、“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区首席技师”等品牌,搭建了“人才驿站”平台,逐步建成了人才*策洼地,汇聚起人才力量和智力资源,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今年以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抓住下放特色专业职称评审权的有利时机,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谋划特色专业,争取试点工作机会,今年10月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批复,同意在我区开展新型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审。这是继青岛、烟台、临沂开发区后,省内第四家获此试点的开发区。开展特色专业职称评审拓宽了专业人才上升渠道,释放了人才发展的市场活力,将给东营市科技人员职称评价体系以及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带来新的活力,未来对我区乃至东营市“产业链+人才链”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新材料产业是东营市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作为产业聚集地,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新型功能材料企业20多家,其中有2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企业和2家山东省新材料领*企业50强,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功能陶瓷材料制造商。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工程实验室1家,引进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17家,省级以上科研机构55家,正在建设国家级稀土催化材料研究院。截至目前,区内新型功能材料员工数已达多人,其中拥有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余人,高级职称有30余人,中级职称余人,初级职称余人,专业职称人数占比不足10%。经对区内新型功能材料优势企业人才初步统计,未来三年计划新增员工数量余人,专业技术职称需求总计0多人,东营市整体需求将达到余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需要职称评审建立上升渠道,同时产业发展也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梯队,目前新材料产业很难招引和聚集,很大程度受制于高端人才的匮乏,特色产业职称评审的批复将有助于培养产业人才发展梯队,实现“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无缝衔接、互相促进,为产业聚人才,由人才兴产业,建设特色产业园区。
  本次获批职称评审试点的新型功能材料工程专业主要涵盖六个材料工程方向: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型膜材料、新型化学纤维及功能纺织材料、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以及其他功能材料等,职称层级设置高级、中级、初级三个级别,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全省范围内的新型功能材料企业中从事以上新型功能材料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提出申报。接下来,在东营市人社局指导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对标全国相关行业人才标准,成立由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新型功能材料重点企业和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标准制定工作专班,研究制定新型功能材料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组建由企事业单位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和优秀企业家组成的评审专家库,综合采用评审、业绩展示、答辩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真正筛选在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起草特色专业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及评审实施方案,年底前组建特色专业职称技术职务资格评委会,逐步开展评审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覆盖更多专业领域,惠及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职称评审的自主权将产生强大*策磁力,引领新型功能材料高层次技术人才聚集。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把特色专业职称评审试点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整合区内国家级创新平台,建立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服务中心,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省内第一个新型功能材料特色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优质的人才队伍将对产业发展形成强大促进和吸引,构筑人才链、技术链、创新链、项目链多链合一,同步推进产业集聚发展,预计通过产业链延伸、回迁、招引等方式将落地新材料领域项目20余个,全力助推新型功能材料产业进程和发展。

来源: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宣传中心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通职称评审通道打